秋风起,秋叶黄,一袭黄叶,半日秋浓。在最美的秋天,共赴一场习作教学的盛宴。2023年10月27日上午,方斐卿名师工作站学员齐聚永嘉沙头中心小学,围绕“习作单元的教材运用”主题,开展第八次专题教学研讨活动。
立足课堂研真知
龙湾区永兴第一小学的刘素琼老师,带来第一节习作课《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》。刘老师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观察记录单引发学生思考,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、多感官观察。然后针对学生的习作困惑,教学习作例文《我家的小狗》和《我爱故乡的杨梅》,教给学生细致观察、连续观察的方法,尝试运用习得方法进行写作,教学效果颇佳。
第二节课由温州市建设小学的施钊老师执教拓展生活观察作文《天冷了》。施老师通过课前谈话,了解学情,并引导学生用上看、听、闻、摸、想等方法,观察“冷”,感受“冷”。在师生充分交流后,学生尝试练笔,将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“冷”流淌于笔尖。交流反馈中,施老师通过范文教学,给学生支了一个小妙招,将“冷”写细致,再用习得的方法修改习作,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观点分享释疑惑
两节课例展示结束,来自温州市鞋都第一小学的黄翔珍老师带来观点分享《寻“观察”之法 觅“习作”之径》。黄老师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,将单元教材进行纵横向解读,明确习作单元的教学集中指向习作能力的习得。根据课标中学习任务群中的“实用性阅读与交流”要求,基于单元学习目标,黄老师分享精彩案例:创设单元整组“红领巾小记者团”学习主题,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事物,在有序的表达中养成观察习惯。同时,黄老师提出了三点关于习作单元的思考:精读课文是不是都要教写的方法?“初试身手”与“习作”是不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板块?习作单元所有的任务都是为完成最后的习作服务的吗?
深思笃行促提高
温州市城南小学的虞珍珍老师听了两节课例后,分享了自己的收获。一是教学板块简洁干脆,不仅有写作方法的指引,还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学习时间的保障。二是先学后教,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做到带着“问题”学。刘素琼老师的习作课关注到了三年级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,施钊老师以“冷”作为切入点进行习作拓展教学,两位老师都是在努力实践导师方斐卿老师所倡导的“学为主”理念。虞老师也谈及关于习作单元的教学困惑:作为成果展示的习作课,如何更好发挥教学价值?习作单元每个板块的教学目标如何精准设定?
来自温州市南汇小学的潘晓丹老师在观课后,展开三“guan”评课,即“关”之切、“观”有法、习成“惯”。第一,两堂课能立足教材,关联生活加以延伸。刘素琼老师关注学生写作困点,用例文教学生遣词造句、谋篇布局等习作方法。施钊老师联系单元学习要素,让学生观察“冷”,切口小,贴近学生。第二,观察引法,感官总动员。两位老师都引导学生调用多感官进行观察,用脑思考,用心体验。第三,读写配合,以评促教,注重学生习作习惯的培养。课内两位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观察之处,并细致点评,引导学生深层思考,发散思维。教师的课堂语言评价指向明确,借助评价单让学生“自主写——讲评——修改——评价”,以评促教,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。
专家引领助成长
方斐卿导师对本次“习作单元教学”主题活动提出三点活动建议,并根据三上习作单元教材进行具体指导。首先要深入思考习作单元的教材运用;其次关注语言运用的经验,呈现学生的多元思维;最后要明确习作单元是不同于其他阅读单元的,要努力将单一课堂转为多元课堂。方老师着重指出习作单元内容指向写作,呈现读写结合形式,习作教学更注重与前后课文的勾连。接着,方老师就教材内容做了详细且生动的引领,指导工作室学员在习作单元的教学实践中,要根据习作要求,基于学情进行适当选材,让学生想写作、愿读文、勤改作。教师在用好教材文本的同时,一要发现,二要鼓励,并思考教学语言是否贴近学生,服务学生,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素养目标。
师指一条路,烛照万里路。本次农村送教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互相学习、研讨交流的平台,也开启了本工作室“习作单元的教材运用”主题系列活动,为今后的习作单元教学指明方向,真正做到了“送教促交流,互助共成长”。